宇宙人生的真相


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有多少?当今世界有多少人能夠了解到生命的真相?而宇宙万物是怎么来的?

. [ 宇宙人生的真相 ] . 9

所以必须要有智慧和长远心的人、有无量无边思想的分析力,才能看到没有开始的宇宙万物真相。宇宙万物都是在虚空中轮回生灭,虚空没有生灭。佛性也是跟虚空一样,没有生灭。

但人都是被这“色受想行识”五蕴的六十二见本锁住;所以必定会落在相对的范畴里。因为念头有为、有住,所以必定会有生灭及开始与终止。必须要明心见性而照见五蕴皆空,才能看到无为的空性。而这无为的空性是没有相对的,所以没有生灭去来,也没有开始与终止。所以一旦明心见性,就能见到这无限时空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终止的。但是虽然是还未明心见性的人,但都必须要有无限时空的思想,否则要悟道而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会比较难。

而且佛法讲到微尘劫,令人很难想象,这无量无边而深奥的思想,不是一般人所能体会。
因此学佛如果没有智慧的长远心,要明心见性而看到无量无边的虚空万物真相,真的是很难!所以如果根机浅的人是没有办法信入;所以佛法为什么会灭就是如此。

而且现在是末法时代就更难了!就如祖师偈说:“嗟末法,恶时世,众生福薄难调制。去圣远兮邪见深,魔强法弱多怨害。闻说如来顿教门,恨不灭除令瓦碎。”所以末法时代的人更难信入;再过多几千年佛法就灭了!当佛法灭了之后,要等到五十六億七千万年以后,弥勒佛来又再开始,那时候这世界才开始有佛法。所以今生能听闻到佛法而信入的人,真的是很大福报。

然而再说什么是禅?禅如果没有明心见性,一般人都没有办法理解,什么是禅的意思。就如释迦牟尼佛传法给初祖,摩诃迦叶尊者的时候;释迦牟尼佛只是拿起一朵花来示众,众人都不知道佛陀的意思,只有摩诃迦叶尊者脸露微笑;佛陀就说:“吾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实相无相,微妙法门,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,付嘱大迦叶。”于是就这样传法给摩诃迦叶尊者了!这就是禅。

所以禅就是没有起心动念的本心,而本心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文字来形容表达的。又如六祖坛经,慧能大师说:“吾有一物,无头无尾,无名无字,无背无面,诸人还识否。”有一位徒弟就答说:“是我的佛性,诸佛的本源。”却被六祖训斥!六祖说,我已经跟你讲了无名无字,你还说什么本源佛性;你真是个知解宗徒。所以这就是禅,禅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文字来解答的;勉强来说他是很玄很妙的。

因此当明心见性而见到本心的时候,就知道原来无念的本心,就是禅宗所谓禅的意思;就自然而然的进入了禅宗。所以所有已悟道的祖师,都称为禅师,就是如此;所以才叫着禅宗。
因此禅宗在末法时代是最先灭;因为禅很难令人信入,而且现在末法时代,要找一位已悟道的禅师,已经很难了!也许已经没有了!

宇宙万物都是在虚空中轮回生灭,虚空没有生灭

. [ 宇宙人生的真相 ] . 10

所以现在末法时代,如果要证明自己是否已经破无明,而明心见性,要找一位已悟道的禅师来印证,已经很难了!

但是如果一旦明心见性而悟道后,可以拿禅宗祖师的语录来印证,指月录或传灯录都可以。如果能看懂禅宗祖师所讲的语录,跟自己的本性(即是佛性)是一样的,就证明自己已经见性了!

但是如果自己已经破无明而明心见性,大约自己也会知道的;因为破无明都是有疑情,在刹那间而破的。而破了无明之后跟之前的思想,是完全不一样的。可以说之前所住满那妄想执着的无明种子,在这思想里已经完全空掉解脱了!

而且如果有看过佛经或祖师偈的人,就马上会在思想里相印出来;比如六祖坛经说:“何期自性?本自清净,何期自性?本不生灭,何期自性?本自具足,何期自性?本无动摇,何期自性?能生万法。”如果对六祖坛经这偈语有印象的人,在悟道的时候就马上会知道,原来这就是本性;本性是没有生灭去来,而本不动摇、本来清净、能生万法的。

或是会马上想到原来佛说,众生皆有佛性,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。因为一见性之后,就见到了佛性,就知道原来众生皆有佛性,真的是因为妄想执着,被无明种子盖住了!所以不能见佛性。

因此一旦破无明,就必定会有感叹语的;每位悟道者都一样。在指月录或传灯录就能看到,都有记载。

然而在指月录或传灯录,所有悟道者所讲的都是最上乘的心法;如果还未明心见性的人,一般人都很难看得明白。

那么在此也要再说,如果跟人讲最上乘的心法,不能让人起念;比如叫人心不要造作也是造作,或是叫人要了掉这颗心也不行;心就是心,也没有所谓这颗那颗的?自己就是心,如果离了自己还要去找那颗心就不行了!就离心而背道而行了!就如祖师偈说:“骑牛觅牛”,自己都已经骑在那头牛了,还向外去找那头牛。所以自己就是心,就是要反闻自性,向自己找,只要找回自己本来无染的本心就行了!

所以要了就已经起心动念造作了!已经“将心制心”了!将心制心就迷心而失了本心;因此心是不用了的,在用的就是心,只是要观自己的起心动念,不起念就行了!不起念就是无心而了心了!心也就入寂灭了!

本自清净,何期自性?
本不生灭,何期自性?

. [ 宇宙人生的真相 ] . 11

总之,如果与人说最上乘的心法,不能给人有念就是了!因为一旦给人起念就让人着相而被绑了!一着相就会在相上找而不会向自心找,离了自心而向外求觅,所以着相就没有办法破无明而明心见性。

就如祖师偈说:“动念即乖,思量既不中用。”就是如此。即是说一起心动念就离了本心本性,分别思量就不是真如本性了!真如是无念、无动的。所以六祖坛经云:“无念为宗,无相为体,无住为本。”就是如此。

但若未悟本心的人,看不到真如本性是无念而没有动;所以就生心要不动,或要净要如何若何,变成就将心制心,而起心动念了!不知本心本来就没有东西,所以不须要起念要如何若何的;一起念心就动了!因此若未悟本心的人,若跟他说什么就着什么,就是如此。所以禅宗标榜:“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。”即是不要让人着在语言文字;向自心找,才能见性成佛。

但虽然是这么说,若未悟本心的人,还是会着在语言文字上。听说不立文字,又着不立文字了!因为有念,所以不管讲什么都会起念而着相;不知本心是无念、无相、无住的。就如金刚经云:“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。”六祖慧能就是听到金刚经的这句话,就悟到本心而明心见性悟道了!但许多人都会念金刚经,为何又不能悟道呢?就是因为没有反闻自性,都是在念相上做工夫;即是起念要无所住,所以就没有办法悟到本心;因为有起不住的念,于是要无念还是有念,所以无就变成有了!因此就是将心生心而迷心。

所以若要悟到本心,必须要反看自心,不能在语言文字相里转。要看自己有没有起心,即是有没有起要不住的心;如果想要不住就是起心了!而且也可以问自己,我要如何才能不起心。一旦突破而看到本心就知道,应无所住原来是没有起心动念的;本来就是无住,不需要起心要无住。破了无明而明心见性,就自然的无住了!因为心都空了、无了!即使想要住也住不了,无处可住。所以心只是用吧了!一切皆知,应用无碍,动用无心;就是无念无住的本心了!也就是“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”了!

因此未破无明之前就是所知障,是住到满满的。破了无明之后就是如来藏,如来藏是包含一切,而一切皆如;是无念、无相、无住的。而所知障是有念、有相、有住,是住到满满的。所以应无所住很重要,如果能夠无住,就没有东西而无为无相了!这心境是彻底的一尘不染,所以就没有所谓的妄想执着,或二元对立的相对法了!就是如六祖坛经云:「大圆镜智性清净」。即是六根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无论看到、听到、嗅到、尝到、触到,在这意念好像镜子一样没有痕迹;心性就清净无余了!

因此应无所住是没有起心动念,而一切皆如;念而无念、无念而念,就是“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。”犹如虚空,万物在动,虚空无动。心在动用,自性无动。体性无生,体性无住;一切皆如就是无念、无住的本心。

也是如六祖坛经云:“汝但心如虚空,不著空见,应用无碍,动静无心,凡圣情忘,能所具泯,性相如如,无不定时也。”

所以心如虚空也不着空的见,不着空见也即是没有空的念相。要怎么用都可以,没有阻碍的;也没有相对的能所心,能所都泯灭掉;性相如如,而没有不定的时候。

因此一切皆如即是没有相对的心,没有相对的心就是没有能所而无住的心。不住好坏、善恶、有无等等,没有二的相对心。也就是六祖坛经云:“不二之法,即是佛法。无二之性,即是佛性。”就是如此。

不二之法,即是佛法。
无二之性,即是佛性。

. [ 宇宙人生的真相 ] . 12

那么“如”是没有相对,也不要以为有如可如,如果有可如就相对了!有如就有不如;所以如是没有能所心的能如所如,而是性相如如,一切皆如此。有起心就有能所,没有起心就没有能所。

因此能够一切皆如,就是真如本性,也即是如来。如来即是一切皆如的法性身;遍满虚空,充塞宇宙;大而无边,小如微尘;一即一切、一切即一;无来也无去。就如金刚经云:“如来者,无所从来、亦无所去,故名如来。”即是说,已证悟到如来的人,是没有所谓的来去相;所以就名为如来。如来也即是没有二元对立的真如本性;而真如就是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、不增不减的本来面目。

因此真如本性是没有相对,也没有念无念的;要无念就生心了,有生心就不是真如了!只要用而无生就是真如,用用皆如,没有起心动念相对的心就是真如。因此如果能一切皆如,就没有妄想执着了!

于是一切生活上的运作,行住坐卧,起居饮食如常,一切都会做;活在当下而平常心做事,一切皆如。本来都是皆如此,见到什么就是什么,没有欲望的贪嗔痴;没有起心动念就不是妄想执着,有起心动念才是妄想执着。

然而再说,妄想执着就是因为不悟本心,不知本心是无念、无为而着相染境;不知梦幻虚假,有所得心而颠倒梦想;没有正等正觉的思想,就是妄想执着。

而本性即是佛性是没有妄想执着的;因为佛性是没有东西,清净无染,无念、无为,所以没有所谓的妄想执着。

众生就是不悟本心,不知一切都是心所造成的,被这欲望的所得心给套住,离不开贪嗔痴而妄想执着,着有所得,情愿在三界六道轮回生死,贪着世乐也不愿跳出三界火宅,不知三界是苦。三界就是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都是心的欲望所造成的;一旦悟到本心就知道原来本心是无念、无为、无所得;所以也没有妄想执着,就是心的本来面目。

因此当悟到本心就没有妄想执着了!就是因为妄想执着而颠倒梦想,才会在六道轮回生死。如果没有颠倒梦想就跳出轮回了!就如心经云:“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。”就是如此。

因此有所得心而颠倒梦想,就是妄想执着,着有所得。比如:着有我相,有所求,放不下我执。并且着有佛有众生,有神通变化等等;以为成佛还有我,有所得心,放不下我;在二元对立的观念里拉扯,着相染境,跳不出来。不知无念的本心,本来就没有我。就如金刚经云:“实无有法名为菩萨。是故佛说一切法,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。”又云:“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。如来说名真是菩萨。”

因此必须要达到无我才能是菩萨;所以也没有所谓的我成佛,或我是菩萨。但是如果要人做到无我真的是很难,因为人有所得心,所以没有人肯无我,并且怕落空无;不知空本无空,而是没有二元对立的一真法界。于是未悟本心的人都要有所得;不知本心本来就无所得;所以必须要悟到无念的本心,才能做到无我;否则都必定会起念,着相而妄想执着。一旦悟到无念的本心就知道,原来本心是清净无染而没有东西。所以本来就无我、无佛、无众生。就如月溪法师在悟道的时候说:“本来无佛无众生,世界未曾见一人。”就是如此。又如大珠慧海禅师,有学者问他什么是顿悟?他回答说:“顿者,顿除妄念;悟者,悟无所得。”

因此必须要明心见性,悟到本心才有办法,如果没有悟到本心,要没有妄想执着是不可能的;因为如果未悟本心,不知何谓本心,必定会起心动念;必须要悟到本心,才能知何谓无念的本心。就如六祖坛经云:“起心即是妄,净心在妄中。”即是说,一起心动念就是妄想执着;本心本来就没有净和妄的。如果没有净又那里有妄,没有妄又那里有净;所以如果想要净就是妄了!如果没有妄就是净了!因此就是“净心在妄中”的意思。

本来无佛无众生,
世界未曾见一人。

. [ 宇宙人生的真相 ] . 13

又如六祖坛经坐禅品云:“师示众云:此门坐禅,元不著心,亦不著净,亦不是不动。若言著心,心元是妄,知心如幻,故无所著也。若言著净,人性本净,由妄念故,盖覆真如,但无妄想,性自清净。起心著净,却生净妄,妄无处所,著者是妄。净无形相,却立净相,言是工夫;作此见者,障自本性,却被净缚。”

意思是说:此宗门的坐禅,是不著心也不著净的;也不是不动。如果说著心,心本来就是虚妄的;知道心是幻,所以就无所著也。如果说著净,人性本来就是净。因为妄念故,所以盖覆了真如本性;如果没有妄想,这本性本来就是清净的。所以起心要净,就生了净的妄念。妄本来是没有的,因为执着就是妄。净是没有形相的,如果自己却要去立个净的相;以为这样做就是工夫,做这种见解的人,障住了自己的本性,却被净所束缚了!

又如永嘉证道歌,一开始的偈颂就说:“君不见,绝学无为闲道人,不除妄想不求真。无明实性即佛性,幻化空身即法身。法身觉了无一物,本源自性天真佛。”

而永嘉大师这偈颂,如果未明心见性的人是很难体会。因为他是在讲无念、无为的本性,也即是佛性。就如“不除妄想不求真”。即是本心本来就没有起心动念的,一旦悟到本心的时候,就知道没有妄念可除也没有真;一切只是妙用吧了!回归本心本性,本来就没东西,而且也没有动,即是就动上有不动。所以不用除妄想也不求真,因为本心是没有真和妄的。

然而“无明实性即佛性”。即是无明性和佛性都是同一个性;如果离开这无明的性,要另外去找佛性是找不到的;因为妄想执着,不见本心才是无明;一旦见到本心,无明也即是佛性了!所以无明实性即佛性,就是如此。就是一悟到本心无明就破了!破了无明佛性就显现出来了!所以不悟本心就是无明,一悟到本心就没有无明了!无明性也就成为了佛性了!所以就如心经云:“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。”就是如此。因为本心是没有无明的;也没有无明可尽。

然则“幻化空身即法身,法身觉了无一物,本源自性天真佛。”即是说,这身心都是空无所得,都是幻的。心就是法,万法由心生,而心是幻的;所以这幻化的空身就是法身。当觉悟了法身之后,原来这法身是没东西;而(本源)即是原本的自性,本来就是自然天生的真佛。

所以过去许多已悟道的祖师,都会在悟道之后,讲出最上乘的心法与真佛偈,传承下来让人领悟;让后代的众生,能依此心法来修或印证。而祖师所传下来的经论,比如有:六祖坛经、信心铭、最上乘论、达摩血脉论、传心法要、永嘉证道歌等等。还有许多已悟道者的心法;在指月录及传灯录都有记载。

然则,最上乘的心法是一超直入如来地的顿悟法门;必须要有大善根、大智慧、大根器的人才有办法领悟;小根小智的人是没有办法信入。唯有修最上乘的顿悟法门,才能直入如来地;今生就能解脱!即是直见佛性的本来面目。

因此学佛必须要修最上乘的心法,反闻闻自性,向自心找。唯有破无明而明心见性,才能见到本来面目;即是见到真如本性,也即是佛性之如来地。

一旦悟到本心的时候就知道,原来本心是没有东西,本来就没有起心动念的。于是一切的妄想执着的无明种子,在心马上就完全空掉解脱了!就是因为妄想执着,所以才不能证到本心本性的本来面目。也就是如释迦牟尼佛说:“只因妄想执着,不能证得。”就是如此。

幻化空身即法身,
法身觉了无一物,
本源自性天真佛。

. [ 宇宙人生的真相 ] . END

所以就是因为妄想执着的念,才会着相而在六道轮回生死;如果没有这妄想执着的念,这本性也即是佛性,本来就跟十方一体;无来也无去,充塞宇宙,遍满十方,不生不灭。一旦明心见性就知道了!并且也看穿了整个虚空的真相。

因此一旦明心见性,见到本来面目就见到了生命的真相,也就见到宇宙人生的真相了!无论这身体是活着还是死了!这心性都是在不生不灭、永恒不变的涅槃境界。就如六祖坛经云:“真常寂灭乐,涅槃相如是。”就是如此。

然而即使是乘愿再来,也是来行菩萨道、度众生;时候到了又自然的开窍而明心见性。因为悟到了佛性之后,佛性是永不退转的。也是如六祖坛经云:“心地含诸种,普雨悉皆萌;頓悟华情已,菩提果自成。”即是说,心地含有成佛的种子,普及法语的滋润就明白了!一旦已顿悟心华,(菩提果)即是佛果就自成了!

然则最后也要再说,学佛最主要的是要向心修,悟到无念的本心;否则无论怎么修,都是枉费而徒然的。

因为如果没有悟到无念的本心,都会起念而有为。无论怎么修不要执着,但都还是执着;或以为不要刻意执着,但都还是刻意的。因为有念,所以有不要执着或不刻意的念;于是要不刻意执着还是刻意;被这个念头给捉死了!如果未悟到无念的本心,这念头是如影随形,是摆脱不掉的;唯有悟到无念的本心,这念头就自然的解脱而无碍了!因为一旦悟到本心就抓到念头了!然后念只是用吧了!念念皆空,就是无念、无相、无住的本心了!
所以如果未悟到无念的本心,无论怎么修都还是有念;有念就是有为而有染有执。因此要悟到无念,才能真正的无为。

然而无念是一切皆知,而心无染着;知道心是空而无染的,就是无念;并不是什么都不想。怕未悟本心的人,又着在无念上,以为无念是不想。如果不想就像废人,又怎么能成佛呢?
就如六祖坛经云:“善知识,智慧观照,内外明彻,识自本心。若识本心,即本解脱;若得解脱,即是般若三昧,即是无念。何名无念?若见一切法,心不染着,是为无念。用即遍一切处,亦不着一切处;但净本心,使六识出六门,于六尘中无染无杂,来去自由,通用无滞,即是般若三昧;自在解脱,名无念行。若百物不思,当令念绝,即是法缚,即名边见。善知识,悟无念法者,万法尽通。悟无念法者,见诸佛境界。悟无念法者,至佛地位。”

因此唯有悟到无念的本心,才能真正的解脱!一旦悟到了无念的本心,一切就解决了!也就见到了心的本来面目,并也见到了生命的真相,跳出六道轮回生死。

因此最后希望有大善根、大智慧的有缘人,能夠深入佛法。反闻闻自性而识自本心、见自本性,明心见性,成就佛道。

只有佛法是教我们要了解生命的真相;找到本来面目,跳出六道轮回生死。

唯有佛教才能找到本来面目,讲出宇宙人生的真相。所以能听闻到佛法的人,而能入最上乘的心法,真的是有很大的福报。

悟无念法者,见诸佛境界
悟无念法者,至佛地位

© Copyright 2025 真如精舍 - All Rights Reserved